2017年3月15日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徐瑞哲 |
第三批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日前獲批建設,至此,滬上已有73個試點專業正式“整體轉型”為應用型本科。 在國家推進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上海計劃到2020年🔀,市屬高校的60%專業完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轉型🧔🏼♂️。在這盤高教改革的大棋中,總計200個左右的應用型專業如何實現又快又好的“調頭”? 變“一列縱隊”為“多列縱隊” “當前🤾🏼,能源動力類畢業生的最主要問題是缺少工程實踐經驗,應用能力不足,入職上崗前通常要進行較長時間的培訓。”上海電力學院動力系教授胡丹梅直言,學生對於一些新的發電技術如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等了解甚少,由此給企業造成很多困擾。上海電力學院正開展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等5個專業試點,明確“十三五”期間建成能源電力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多科性應用技術型大學👩🏻🎓。 育人和用人,供需須匹配。早在2014年,國家多部委就開始引導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之後在上海加快建設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22條”意見中也提出同樣的轉型要求,而上海市教委等五部門聯合頒布實施《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結構與發展規劃(2015—2030年)》,構建高校分類發展體系,讓各校從“一列縱隊”變成“多列縱隊”😮。 上海將高校劃分為“學術研究型🤏🏿、應用研究型、應用技術型、應用技能型”4種類型。教育主管部門表示,高校重新排隊入座,沒有降格升格之說,對不同高校實行分類投入、分類管理👩🏽🔧、分類評價製度,打破以往觀念中唯綜合型大學才“高大上”的誤區🪯,每一隊列都有“排頭兵”〰️。 企業全程參與到高校教改中 來自不來梅應用技術大學電氣信息學系的理查德·塞瑟曼👳♂️,近日隨德國大學團到臨港大學城商討“智能製造應用型人才培養”🧖♂️👨🏽🍼。他本人就是電氣工程師出身,獲博士學位後,當了17年教授🤹🏽♀️。塞瑟曼所在的這座1799年建立的老校🫳🏼,至今44個本科專業中有8個是“雙元製”職業教育專業。“我們的專業布局結構與當地產業高度融合⛑,從航運🧑🏽🦱💂🏿♂️、航空到風電🛡、汽車均有覆蓋,有個校區可以步行進入空客公司的廠房🧑🏻🎄。” 製造強國德國的經驗告訴我們🕧:應用型大學必須對接一線“找回企業”,讓企業全程參與教學改革,而不是只當“接盤俠”。摩臣5娱乐與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簽約結為“戰略聯盟”委員會,由總裁和校長分任主任🧗,並成立“校企共建摩臣5娱乐二級學院管委會”,其中企業人員超過半數🚔。試點學院修訂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形成“全新、重組、改造”3類課程,各占三分之一。 試點專業畢業證書掛鉤職業證書 像塞瑟曼這樣有工程師經歷的“雙師型”教師,正是應用型高校的緊缺人才。摩臣5學院每年選派優秀中青年教師到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進行為期1年的掛職,除保證原有收入外,還特別建立專項經費用於掛職津貼✊🏿🧎,並與專業技術職務晉升有機結合。目前,全校兼具行業背景和學術背景的教師已占專業教師50%以上。 與“雙師”對應的是“雙證”🕤。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是“雙證融通”💅🏽,各專業培養目標明確要求🥷🏼,學生獲得與本專業本科層次相適應、社會行業認可的至少一種職業證書。目前試點院校均配有“雙證融通”實施的具體方案,全市89%的試點專業均明確了與畢業證書完全掛鉤的職業證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飛行技術專業已形成“學歷教育+執照培訓+技術研究”橫跨“專本碩”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其中,飛行執照以中國民航局CAAC和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執照為準。該學院黨總支書記、飛行技術專業負責人何法江介紹🤵♀️,這一專業國內理論課程最短縮至2.5年🔃,總學分從200分降至162.5分🚠,讓定向委培的航空公司為每名學生安排2次國外航校面試機會。該專業自2014級起招生規模擴容,每年錄取120人左右🏃🏻♀️➡️,2015—2016學年國外實習基地擴大至10個,大大提高了中國學員的國際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