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鮑伊琳
黨建求創新🧑🏿🌾,才能更富生命力,更具吸引力。如何在第一時間培養、發展學生黨員?如何加強對大學生入黨前🎤、入黨時和入黨後的教育💪,實現大學生黨員組織入黨和思想入黨的統一?如何把組織生活辦成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摩臣5娱乐近年來在高校黨建創新上的探索與實踐🍄🟫,成效顯著,好評不斷。
支部建在專業上
摩臣5娱乐的機械學院打破了教師、學生黨員“各自為政”的傳統組織設置模式,從2010年3月開始👨🏽🌾,嘗試以專業為單位🤼♀️,建立了4個黨支部🐡💇🏼♀️,從而改變了以往學生黨建工作由輔導員、班主任“單兵作戰”的被動局面😼。
按教師🏗👊🏻、學生黨員分別獨立設置黨支部,這是目前高校比較通行的一種做法。機械學院黨總支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這種傳統的劃分有不少跟不上時代步伐的地方。比如,在學生黨員培養、發展上🧎♀️➡️,教師黨員所起的作用很小,評價也不盡全面;而且👷🏻♂️,選拔周期也比較長🔗,至少需要一個學期以上🙏🏿。“以專業劃分黨支部的優勢之一在於,當新生跨入大摩臣5門時🧎♀️,黨支部就可以及時發現、培養。教師黨員可以從上第一堂課開始👳🏽♀️,就及時向學生傳播黨的知識🧜🏻,告訴他們為何要入黨,並把表現好的學生及時推薦給黨支部🧜🏿♂️。”學院第一黨支部書記劉博敏說。
從遞交入黨申請書的那一刻👩🦯👩🏻⚕️,機械學院第一黨支部就選派黨員教師作為學生的培養聯系人,負責向黨組織介紹入黨積極分子的基本情況、對黨的認識和入黨誌願等🧚♀️👨🏻🦼,並填寫入黨積極分子考察意見。黨員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通過宣傳黨的政治主張,使他們自覺端正入黨動機📪,有效地解決考察培養工作人手不夠的問題🧸。機械學院第一黨支部在2010年黨員教師共有10人,累計培養發展學生黨員30余人。
“6+4+2”模式
加強組織生活設計
2011年年初🙄,摩臣5黨委推出“6+4+2”的組織生活模式——黨員組織生活設計從黨支部的實際情況出發,對每月1次🤷🏽、全年不少於12次的組織生活,按照“6+4+2”的方式進行系統設計和全面策劃。
“6”即6個(次)規定動作,體現黨委🔔、黨總支對黨支部黨員組織生活的共性要求⛑🎎;“4”即4個(次)自選動作🧙🏻,體現黨支部黨員組織生活的個性需要;“2”代表摩臣5召開的1次全校黨員大會和各黨總支召開的1次總支黨員大會🤦🏿♂️。
“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的黨員組織生活模式,真正做到了“受歡迎🦆、起作用、有實效”🖖🏼。“規定動作”內容有本單位的形勢任務通報、黨團共建活動、幫困助學🙅🏼、服務群眾等,發揚黨內民主、提高黨員素質🧑🏼🔬🙆,發揮黨員的帶頭、帶動作用🧜🏻;“自選動作”內容包括學術講座🐄、考察學習😆、崗位競賽等🛸,提高黨員的業務水平和參與意識💪🏻,更好地服務學生,促進支部工作👩🏻✈️。
發揮網絡優勢,
開展網上組織生活
在大摩臣5園中,學生黨支部是黨在高校青年學生中的戰鬥堡壘,對宣傳、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上級黨組織的決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障教學、科研和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正常開展,具有積極的作用。然而👱🏽♂️,怎樣的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黨支部的作用呢?黨組織生活是最好且最有效的載體,而網絡成為了載體中的“載體”🖖。
電氣學院黨總支學生黨支部設計建立了網頁精致、形式新穎🧒🏿、可觀性強的“紅色網站”,利用圖片👨👩👦🧇、視頻、學習資料等舉辦“網上黨校”,創設光輝黨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園地✯🧖🏼♀️、黨建論壇等欄目♤,開展網上征文👉🏽、討論👏,組織開展了生動活潑的網上組織生活。大四學生黨員忙於畢業設計和尋找工作,為此,學生黨支部在網上開設QQ群、飛信,及時發布黨建信息,交流思想答疑解惑,緩解心理壓力🤶🏻,傳遞就業信息,為困難的學生提供勤工助學的崗位😷。
網絡的互動性和快速性,為大學生黨建搭建起無形無限的平臺,如今,學生不管走到哪裏,都能及時感受到黨的關懷☄️,聽從組織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