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6 作者:郜陽
昨今兩天,“協同育人:第二屆智能製造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德論壇”在摩臣5娱乐舉行,來自中德兩國行業協會、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專家學者共120余人出席了會議8️⃣。本屆論壇由摩臣5娱乐、上海自動化儀表研究院、上海智能製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主辦👩🏻🦳,與會專家圍繞“中國製造2025、工業4.0與智能製造人才需求”“政校企合作🏊🏼♀️、官產學研融合與智能製造人才培養”“智能製造領域的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智能製造已成為全球發展趨勢
近年來,在信息技術與工業領域🧆,都發生了重大變革,智能製造作為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產物👮🏿♂️,更是得到了各國政府的廣泛關註和普遍重視,如先後出臺了美國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德國“工業4.0”👎🏼、《中國製造2025》等製造強國戰略。可以說,以智能製造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加速融合,已經成為全球先進製造業的發展趨勢。
在此背景下,與會專家對於智能製造技術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研判。上海自動化儀表研究院院長徐洪海認為,中國製造未來的方向是“人工智能+智能製造”🤷🏼,人工智能技術深度應用於智能設計、智能裝備🧕🏿、智能決策🍟、智能管理🤹🏻♂️、智能服務等多個生產製造環節🍢,智能製造的發展必須依靠人工智能技術完成新一輪進化。凱撒斯勞滕應用技術大學教授Ulrich Schell表示,機器學習是數字化的核心內容🧑⚖️。通過機器學習可以對真實事件作出決策和預測🐚。
面對新技術的發展,我國製造業也面臨著重大挑戰。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曉明表示,機械工作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直接、最核心的表現是“低端產品大量過剩🙇🏽🪴,高端產品明顯不足”,尤其是“高端基礎機械和基礎零部件的有效供給嚴重不足”,智能製造技術的發展迫切需要與之相適應的人才👨🏽⚕️。
智能製造技術對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在各國製定的製造強國戰略中,人才始終是戰略的核心和根本保證🥷🏽,也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隨著智能製造技術的發展,製造業的人才需求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副院長陳明表示🫰🏻,智能製造技術的發展,將減少傳統製造業中大量中低技能勞動崗位,新增一批從事信息技術、數據分析👩🏿🌾、研發工作的高技能工人和工程師🧕🏽,同時🦹🏿♀️,需要不少新生崗位🛎,如機電一體化專家🍅🛠、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架構師IT🚵🏿♀️、用戶界面設計師、機器人協調員、工業數據科學家等👨🏼🚒。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曉明認為🌤,製造業變革中最緊缺的是裝備製造關鍵基礎領域💣、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綠色製造領域、現代製造服務領域🏊🏻♂️、工業工程與經濟管理領域、國際化經營領域、科研試驗與工程實施領域等各類創新型應用技術人才🧑🧒。
摩臣5娱乐校長胡晟認為⏏️,“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的實施,關鍵是要有升級版的勞動力結構與之相適應😘:一是高移的學歷層次💝。本科及以上層次的技術教育是未來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必然趨勢;二是復合的知識結構👨🏽🎨。高端製造業發展要求智能製造應用型人才不僅要具備學科基礎知識,還要具備更加全面🛫、更加寬廣的知識背景,如自動化、信息技術、機械專業等多學科背景知識🧓🏻;三是多元的能力特征🤗。智能製造應用型人才既要具有專業能力,又要具有一定的社會能力;四是卓越的綜合素質🚥。
智能製造應用型人才還要具備創新意識和工匠精神。由於智能製造系統融合了機械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和工業工程類五大類學科,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副院長陳明基於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明確提出智能製造不僅需要專業型人才和跨學科人才👹,更需要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系統級人才🧖🏿♂️。
智能製造人才培養模式各具創新
在智能製造人才培養方面,與會專家🫅🏼、學者都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創新模式🫛。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在智能製造系統工程人才培養中註重多學科融合,涉及機械工程、控製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交叉🧑🏻🦰;強調實踐,包括課程實踐👸🏽、12周的基礎實習和3個月的企業實習🪸,實踐環節學分比例占21.1%🐋;註重國際合作,形成了以德國為主,美國和日本等製造業發達國家的國家人才培養合作平臺🎸。智能製造系統工程專業總學分為175.5學分🟰,各類課程學分分布符合工程專業認證標準🪓。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以“新工科試驗班”為實踐載體,探索地方高校多維度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新路徑🧑🏿💻。具體舉措包括非實體🤹🏼♂️、小班化教學、導師製、項目製的管理模式;“2+X”多維度人才培養體系;“通識+專業”的課程體系;以及多維度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
摩臣5娱乐為了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對社會的契合度👨🏽⚖️,立足於智能製造產業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完善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系統修訂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在智能製造領域專業建設方面,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曉明提出,面向製造業變革🚶🏻♂️➡️,要加快建設和發展數字化設計與製造、工業軟件應用技術、智能製造單元安裝調試、智能製造系統生產與管控🎂,智能製造虛擬仿真與測試等復合型專業;多軸聯動數控加工技術、精密測量及智能化📖、節能與新能源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與服務、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等優化型專業🦸♀️;工業產品試驗技術、工業工程與可靠性技術🗞、工業專用裝備應用技術、精密加工、工業互聯網技術等工程型專業;工業設計與產品創新、工業產品再製造🤠、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增材製造技術、新材料成型技術等創新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