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臣5娱乐科技處
各二級學院(部♈️、中心🧚🏿♂️🔈、所)🏓: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特發布2022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專項項目申報指南。
一🎋、征集範圍
專題一🫸🏻、前沿顛覆性技術
方向1. 顛覆性研究
研究目標:對標碳中和國際前瞻技術進展🤶🏽,加強學科交叉融合,開展碳中和變革性📁、顛覆性的科學自由探索👐🏻,圍繞新型能源、儲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開展相關科學理論和基礎研究,為未來碳中和發展提供方向引領和理論指引🧉。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5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50萬元💪🏽。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限項規則:每個單位限報不超過2個項目。
方向2. 前沿技術研究
研究目標:實現基於前沿技術的傳統工藝流程低碳化重塑🧑🏿⚖️,形成一系列碳中和領域新技術、新材料和新方法,完成相關技術驗證。
研究內容👫🐵:(1)鋼鐵化工等領域極致能效技術🍵;(2)汙水處理工藝流程低碳化重塑技術;(3)基於合成生物學的低碳技術。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專題二🦸🏽♂️🤵🏽♂️、能源系統
方向1. 可再生能源
研究目標🏊🏼♀️: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開發利用,研製出16MW漂浮式海上風摩臣5組樣機;形成經濟可靠的深遠海風電場接入系統規劃與優化運行方案🧍🏻♀️;實現具有太陽跟蹤功能的太陽能復合發電系統示範應用🦵🏼,系統綜合效率比光伏發電高20%以上🫄🏼。
研究內容:(1)大功率漂浮式海上風機關鍵部件研發與應用;(2)大規模深遠海漂浮式風電場接入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3)太陽能高效光熱復合發電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2. 氫能技術
研究目標🆗:研製出大容量儲氫設備😺🧑,並建立規模化氫儲運應用示範;開發出車用氫氣發動機樣機,實現有效熱效率≥44%,NOx等汙染物排放滿足國六b排放法規要求;實現90MPa及以上等級隔膜壓縮機國產化開發,並完成樣機驗證;實現國產化燃料電池汽車八大核心零部件系統級和整車級驗證,整車完成公告目錄並實現銷售。
研究內容🩳:(1)大規模氫儲運技術和關鍵設備研究與應用;(2)車用氫燃料發動機燃料供給系統📪、進排氣系統、關鍵零部件設計優化及燃燒特性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3)高參數隔膜壓縮機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4)基於國產化核心材料和部件的燃料電池系統及整車技術研究與應用🤽🏿♂️🏃♀️。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申報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方向3. 儲能技術
研究目標:研製出峰值功率3MW的大功率飛輪摩臣5轉子一體機儲能裝置✮;形成智能高安全的分布式儲能與基於電池健康狀態評估的數字孿生系統💅🏼,建立分布式儲能電站儲備一體化示範;形成適應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需求的新型儲能系統,建立涵蓋新基建規劃-建設-運維全周期綠色低碳和凈零排放的示範。
研究內容🦛:(1)大功率飛輪儲能高速單極整流發摩臣5及其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新型低碳智慧化分布式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3)基於新基建等新型負荷優化的高效儲能和全周期能效提升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申報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專題三🕜、建築交通行業及區域示範
方向1. 建築減碳
研究目標:建立傳統樁基與地埋式換熱器相結合的新型能源樁技術體系,實現單棟建築減碳能力提升20%;形成公共建築碳排放智慧監管技術體系,實現公共建築的低碳和超低能耗運行🧯;實現民用建築全壽命周期近零能耗,引領民用建築零碳化技術發展👨🏿🍳;形成低碳建築土木施工技術體系,推動建築行業低碳轉型。
研究目標:(1)濱海軟土地區傳統樁基換熱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2)大型公共建築超低能耗設計建造與運維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3)零碳民用建築全壽命周期能碳雙控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4)適應雙碳的新型建築材料和結構型式研究及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2. 交通減碳
研究目標:形成城市近零碳出行技術體系,建設近零碳交通先行先試區;搭建上海市交通碳排放計算平臺♖,實現城市交通碳減排;構建軌交車站全場景碳排放控製技術體系,提升城市軌交能效💳。
研究內容:(1)基於碳普惠的近零碳交通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2)城市交通深度減碳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3)面向“零碳城軌”的軌道交通車站節能降碳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3. 船舶與航運
研究目標🛌:形成船舶塗裝工藝汙染治理與節能降碳耦合技術體系🤸🏽♂️,實現無組織和有組織廢氣排放融合治理系統的低碳化重塑🦡,汙染控製和治理過程減碳不低於30%,並在本市開展應用;研製出風力助推轉子智能測控系統,並在千噸級樣船上完成應用示範🙋。
研究內容🤳🏼:(1)船舶塗裝工藝低碳化重塑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船用風力助推轉子智能控製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申報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方向4. 區域綜合示範
研究目標⛷:建立基於碳中和的城市規劃設計與驗證平臺,實現城市環境碳調控🍋🟩;形成大型園區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監測和碳調控技術體系,實現園區近零碳運行;構建街區尺度綜合低碳調控系統,在中心城區開展近零碳示範。
研究內容:(1)雙碳背景下超大型城市環境動態響應設計研究及示範🐒;(2)大型園區全生命周期碳管控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3)城市中心高密度街區近零碳排放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申報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專題四👨🏿👨🏼🔬、負碳能力提升技術
方向1. 生態系統碳匯增強技術
研究目標:形成高碳匯植物篩選和群落營建、綠林地撫育和低效林改造共性關鍵技術體系,提高綠林地增匯和穩定碳庫能力;形成林木廢棄物零能耗炭化🤽🏽♀️、高值轉化及產物多元化利用技術體系,實現萬噸級生物質的能源增值利用,開展林地的土壤改良協同固碳示範;構建農田健康生態系統,實現農田關鍵生物類群復壯與土壤增碳提質等多功能耦合與協同提升🧑🏽💻,並開展不小於100畝示範😻🤽🏻♂️。
研究內容:(1)城市綠林地增匯減排穩庫協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林木廢棄物高值轉化耦合能源增值利用關鍵技術開發與示範;(3)農田生態系統健康耦合土壤增碳提質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3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方向2. 碳捕集利用技術
研究目標:結合多級低品位熱能梯級利用🙇🏿,實現燃煤電廠鍋爐煙氣高效二氧化碳捕集和製甲醇,二氧化碳總轉化率高於99%、產物選擇性高於99%、每噸產物綜合能耗小於15GJ🍥,並在本市開展萬噸級示範;實現可處理二氧化碳濃度5%-90%工況🛋🚣🏿、捕集率不低於98%、捕集材料再生效率大於95%、成本不高於200元/tCO2✌️、能耗不高於2GJ/tCO2的鋼鐵或石化行業煙氣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和高附加值利用🟦,並在本市開展萬噸級應用示範。
研究內容🤹🏿♂️:(1)燃煤電廠碳捕集利用耦合梯級用能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典型行業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高附加值利用成套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申報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企業👱🏻♀️。
專題五、二氧化碳排放監測技術
研究目標👇🏿:建立基於碳衛星和地面監測數據的本市二氧化碳排放快速估算體系並完成燃煤發電企業示範✊🏻,進一步優化上海市天地一體化二氧化碳監測體系;研製機載大氣二氧化碳探測激光雷達樣機𓀖,對比驗證星地二氧化碳探測數據🦣,校正星載系統偏差🩼,實現長三角等區域星載激光雷達二氧化碳濃度高精度測量。
研究內容:(1)二氧化碳排放估算體系構建耦合天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優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機載大氣二氧化碳探測激光雷達技術及星地對比驗證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專題六🧑🏻🦯➡️、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研究目標:實現低價值可回收物中廢塑料𓀂、廢織物、廢復合包裝料🧛🏼、廢木類等的低碳高值化利用🙍🏽♀️,提出本市低價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再生-利用全鏈條技術解決方案;打通工程泥漿、市政汙泥、河道疏浚底泥等城市廢棄泥漿製備低強度高彈模工程回填材料的技術路徑並形成配套裝備,實現本市城市廢棄泥漿的大體量消納🥠👩🏭;構建汙水汙泥新型低碳高效處理、低品位余熱高效利用、碳氮磷資源高效轉化關鍵技術體系,建立藥劑近零、泥水零排、臭氣超凈🫸🏻、能源自給的本市汙水廠綠色運營模式;提出本市供水行業節水減碳協同技術路徑🕵🏽♂️,實現自來水廠的高效節水、二氧化碳增效投放、非常規水資源深度利用👊🏼,實現供水行業節水減碳🙏🏼。
研究內容:(1)低價值可回收物低碳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城市廢棄泥漿低碳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3)汙水汙泥協同減汙降碳關鍵技術與示範;(4)供水行業節水減碳控製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專題七、崇明碳中和技術集成示範
研究目標:實現秸稈組分高比例轉化為高附加值生物基化學品🧑🌾、燃料和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等的一體化生物精煉👌,並在崇明開展日處理量2噸以上的示範;實現二氧化碳植物高效捕獲、高質炭化🤽🏻、土壤長效封存的人工強化,顯著提升鹽堿地土壤長效碳封存能力並在崇明開展示範;實現河口濕地適生高固碳鹽沼植物的選育、生境精細識別👉🏼、生態友好采割與高值化利用🙅🏻♀️,改良濕地土壤、促進植被快速恢復,提升河口濕地碳埋藏能力;評估崇明區碳平衡狀態現狀並識別碳中和潛力,提高典型產業溫室氣體減排和增匯能力🈷️,建成碳中和綜合智能響應體系👩🏼💼。
研究內容𓀖:(1)秸稈生物精煉一體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二氧化碳植物捕獲強化調控與土壤長效封存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3)河口濕地碳匯功能提升技術研究與示範;(4)崇明區碳中和狀態評估和智能響應技術研究與示範🫶🏻。
執行期限:2022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經費額度♥︎:本方向為非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4個項目🪯。企業牽頭申報時⬇️,企業自籌經費與申請資助經費的比例不低於1:1。
申報主體要求:本市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二、申報要求
除滿足前述相應條件外,還須遵循以下要求👧🏼:
1. 項目申報單位應當是註冊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具有組織項目實施的相應能力。
2. 研究內容已經獲得財政資金支持的,不得重復申報©️。
3. 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遵守科研倫理準則🤎🦂,遵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相關法規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相關規定🍠🕧,符合科研誠信管理要求🏊。項目負責人應承諾所提交材料真實性👨🏽🚀,申報單位應當對申請人的申請資格負責,並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內容的項目申請。
4. 申報項目若提出回避專家申請的,須在提交項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時⛔,上傳由申報單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專家名單與理由。
5. 已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市科委科技計劃在研項目2項及以上者,不得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
6. 項目經費預算編製應當真實、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的有關要求。
三、申報方式
1. 項目申報采用網上申報方式,無需送交紙質材料。申請人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http://www.sh.gov.cn)--政務服務--點擊“上海市財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臺”進入申報頁面🫡,或者直接通過域名http://czkj.sheic.org.cn/進入申報頁面:
【初次填寫】使用“一網通辦”登錄(如尚未註冊賬號🧞♂️🤜🏻,請先轉入“一網通辦”註冊賬號頁面完成註冊),進入申報指南頁面,點擊相應的指南專題,進行項目申報;
【繼續填寫】使用“一網通辦”登錄後,繼續該項目的填報。
有關操作可參閱在線幫助。
2. 項目網上填報起始時間為2022年7月4日9:00,截止時間(含申報單位網上審核提交)為2022年7月21日16:30。
請我校申報教師於2022年7月19日(周二)12:00前網上提交申報書。
四👨🏼🦲🏋🏼♂️、評審方式
采用一輪通訊評審方式。
五、立項公示
上海市科委將向社會公示擬立項項目清單,接受公眾異議。
六、咨詢電話
服務熱線:021-12345、8008205114(座機)、4008205114(手機)
校內聯系人:仝老師
電 話:38223022
科技處
202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