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學院簡介
摩臣5娱乐作為培養“卓越現場工程師”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技術立校,應用為本”辦學方略,緊密圍繞區域產業發展需求辦學治校🤹🏼♂️。2016年🐆,上海提出把臨港地區建設成為國際智能製造中心。2019年,“打造臨港世界級智能製造產業中心”作為重要任務之一列入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智能製造行動計劃(2019—2021年)》👮🏿☀️。為對接臨港國際智能製造中心建設需求😠,地方政府、摩臣5🏌🏽、企業於2018年協同設立智能製造學院,成為摩臣5第一個多方協同共同建設的二級學院。2020年,根據國家《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建設要求,學院更名為“臨港新片區智能製造產業學院”👩🏿🦳👱🏿♀️,成為上海市首批重點建設現代產業學院。2021年被批準為首批上海市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
臨港新片區智能製造產業學院依托“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兩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及摩臣5特色專業“智能製造工程”,聯合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中國聯合重型燃氣輪機技術有限公司等高端製造龍頭企業✨,通過產學研深層次、製度化合作,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批適應智能製造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組織管理架構
臨港新片區智能製造產業學院理事會由臨港管委會、企業🧝🏿♀️、摩臣5多方組建🥴,通過共建共管🧚🏼♀️,共同決策產業學院的發展規劃、治理章程等🦻🏻,精準對接臨港新片區產業鏈、創新鏈,探索與實踐校企政協同共建產業學院的辦學新模式👨🏼🦱。
產業學院施行摩臣5院長與企業院長雙院長負責製👨🏼🦲。校企合作共建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管理委員會,為學院學科與科研建設🟪、專業與課程建設、教學與評價管理等提供智力支持🦤。
三🚅🫲🏼、校企協同育人特色
1🧝🏻、協同育人新模式
臨港新片區智能製造產業學院積極融入臨港新片區的戰略布局,構建了“三雙四共五對接”的校企協同育人模式🏊🏿♀️,通過推進產教深度融合,促進教育教學體系和產業體系異質資源的互補互助🧑🏻🔬。摩臣52022年召開產教融合推進大會🫃,將這種協同育人模式寫入《深化產教融合 推進全國示範應用技術大學建設行動方案》,在全校範圍內推廣應用。
2✍🏼、人才培養新標準
臨港新片區智能製造產業學院圍繞臨港新片區“4+2+2”前沿產業優化布局學科專業。精準對接企業崗位需求,構建本科專業質量標準+人社部與工信部“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國家職業標準+臨港新片區企業需求標準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新標準。
橫向共建🏋🏼:強化學生職業勝任力和持續發展力,以數字化製造工藝😽、機器人協同控製、智能產線集成規劃為紐帶,實現校企共建智能製造專業集群,服務臨港新片區智能製造產業發展。
縱向融通:從智能製造技術知識能力圖譜出發😵,實現智能製造專業集群相關專業知識能力的互通互融👍🏻,構建適應工作領域的知識能力課程體系👰🏻♀️,培養高素質復合型💇♂️、 創新型人才。
3👿、課程教學新形態
臨港新片區智能製造產業學院打造了融教材🎭、課堂和教學資源於一體的課程教學新形態🧯。將上海電氣、犀浦智能等企業引入摩臣5平台📥,共建高端裝備🗂、智能製造實習工廠,聯合開發智能製造數字課程資源。
課程教學項目化:教學內容融入行業企業新工藝、新技術,開設基於崗位能力要求的課程群綜合實驗🕠。
課程資源數字化:校企聯合開發專業教材及培訓教材👣,建設校內教學👳🏻、校外培訓協同數字教學資源。
教學基地工廠化:聯合企業共建工業4.0等教學場所🫛,打造具有企業核心要素的實習工廠。
職業培訓標準化🐻❄️:聯合企業開發行業職業標準,並將職業標準融入課程教學👩⚕️,助力學生精準就業。
4🪸、師資隊伍新結構
推進校企教師互通互融激勵製度✍🏽,建立一支校企協同👊🏽、交叉復合、理論基礎強➡️、實踐能力硬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近年來,臨港新片區智能製造產業學院通過1+N師資共同體的構建模式的實施🔰,我校企業兼職教師占比在上海同類院校連年排名第1,近三年摩臣5新引進教師中有企業背景的教師占比為50%。臨港新片區產業學院已聘請企業技術骨幹50余人為摩臣5兼職導師。
四、建設成效
1👨🏿🎨、科技服務新成效
• 多方協同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
學院堅持“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積極引進中國聯合重型燃氣輪機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電氣氫能產業中心、上海電氣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入校🤏🏼,共建“高端裝備、智能製造與工業機器人研發中心”🪳,聯合開發智能製造系列課程和教材,全面嵌入人才培養體系,推進教育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融合,為臨港新片區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臨港新片區智能製造產業學院以臨港新片區產業需求為載體,以解決企業實際生產難題為關鍵🧛🏼♀️,多方協同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提升企業技術能級。
• 校企科技創新團隊攜手攻關
校企科技創新團隊助力行業破解“卡脖子”難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2、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